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565net必赢最新版首页官网:2020年招生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13    文章作者:汪岳林    浏览次数:552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理论-技术-职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需要,掌握机械工程、控制理论、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应用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械设计、测控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等领域的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管理应用等技术,具备在信息与通信系统领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智能芯片应用开发技术、嵌入式平台应用开发技术,具有家电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管理等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通讯服务、家电制造、电器设备与电子元器件生产等企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管理维护等工作,也可在机关、学校从事产品维护、教学等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知识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业单位从事机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政府机关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理论-实践-职业”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电子电路与系统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元器件与电路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跟踪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电子元器件及电路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封装、调试、以及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自动化(本科,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自动化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智能仪器仪表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自动化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信息家电、通讯系统、环保产业、石油化工、电力系统、金融系统和科技部门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车辆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较强的车辆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面向车辆及零部件等相关行业与工程领域,从事车辆及其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工作,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工作。可以在汽车企业中,从事现代汽车企业设计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以及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等领域进行产品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具备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能不断学习和适应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电力部门、继电保护装置设计与制造行业、电力系统高低压设备制造行业、变压器生产制造行业、微机控制及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开关电源与逆变控制电路设计研发部门、新能源发电领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等从事相关的系统分析、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机器人技术相关的自动化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和测控类理论知识,具有设计明确作业功能(用途)机器人的能力,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能力,培养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备科学和工程技术素养并能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机器人或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集成、系统安装、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终审人:汪岳林